1.西安南郊五典坡的名字得来
五典坡故事:
五典坡,地处西安大雁塔东南约4公里。此地原叫五殿坡。因凤栖原(也叫凤栖岭)从前有五个大台阶,每台阶兴建有一座大殿,五殿坡(也叫五原殿地)即由此得名。估计“五典”可能是“五殿”谐音的舛误。如今此地台痕依稀可见,只是由于历史的自然变迁,仅留下台阶的痕迹了。凤栖原下的五典坡村,也是由此得名。就在五典坡村财不远处,有一大坡,坡下有一孔小窑洞,传说王宝钏即在此寒窑与薛平贵成亲,并在此窑苦熬一十八载。因此地较为偏僻,不大引人注意。后来随着《五典坡》戏的影响,又因剧中人物故事、地点和朝代说得有鼻子有眼十分具体,有好事者,便在传说的薛平贵降服红鬃烈马的曲江池鸿沟为王宝钏与薛平贵塑像。据说原只有王宝钏。宝钏塑像身着大襟领长服,一手提菜篮,一手持小铲,两旁另塑一男一女两个童子;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又有人为了纪念薛平贵还朝,在王宝钏塑像一侧还为薛平贵和他的红鬃烈马塑了像。
相传每年农历二月二,即是王三姐飘彩的日子,届时男女老少,人山人海,来来往往,络绎不绝。人们总要在此聚会膜拜。但在十年劫难中,寒窑也未幸而免,塑像全被破坏,仅留残破窑洞。
这座寒窑,久为人们向往游览之地,曲江流饮早在秦汉时即为名胜,到了唐代,更成为长安一大景区。在改革开放后的今天,旅游事业大为发展,此处经过数次开发整修,成为远近闻名的一大景观。
寒窑因为这个美丽、坚贞的爱情故事而出名,曲江在规划的“大唐爱情谷”,也是以这个故事为基础,准备建设的。
秦腔优秀传统戏《五典坡》,家喻户晓,久演不衰。秦腔名家李正敏在剧中扮演的王宝钏,特别是他不同凡响的唱腔,倾倒过无数的观众,剧中许多唱段也被广为传唱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ming5.com/gsqm/25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