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公司起名

修慈起名有限公司(什么是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

1.什么是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

过去佛是一个统称,有时单指燃灯古佛 《法苑珠林》卷十六:“我见过去佛初成道时,咸升金刚坛,金瓶盛水,用灌佛顶。”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一:“ 太祖皇帝 初幸 相国寺 ,至佛像前烧香,问当拜与不拜,僧录 赞宁 奏曰:‘不拜。’问其何故,对曰:‘见在佛不拜过去佛。

’” 佛教有三世佛:指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一切佛。谓过去佛为迦叶诸佛,或特指燃灯佛,现在佛是释迦牟尼佛,未来佛为弥勒佛三者。

在过去,有一位佛出世,号啑如来,具足功德。将导三界还神本无。

当时有一位修清静行的人见到佛,心生欢喜,想要供养七天,可是有一位小弟子有事回来晚了,找不到合适的事做,于是就将麻油盛在瓦片中,沐浴完之后,以白巾裹头,自手燃之,用以供养佛陀。此后便得到了佛的授记:“过无数劫你当做佛,颈上肩上各有光明”。

这位童子就是燃灯佛。所以燃灯佛也叫锭光佛。

这位修清静行为的人见自己的弟子已经授记,知道自己也可授记,就来请佛授记。 啑如来说等这位童子成佛后,你便可得到他的授记了。

这位梵志就是释迦牟尼佛。燃灯佛曾为他授记:当得来世做佛,号释迦牟尼佛,亦当渡无量众生。

燃灯古佛,又叫 “ 定光佛 ” 。为什么叫燃灯佛呢?据说:燃灯 “ 生时,一切身边如灯,故名燃灯太子。

作佛亦名燃灯 ” 。 无论是过去、现在、未来,都有无量诸佛出世,在世间示现成佛,教化众生。

其中,燃灯佛就是过去的一尊佛,在过去世为释迦菩萨授记的佛陀。 依《修行本起经》卷上所述,往昔,提和卫国(Di^pavati^)有圣王,名灯盛。

临命终时,将国政嘱付太子灯(锭)光,太子知世间无常,更将国政授与其弟,即时出家。成佛后,***世界,开化群生。

是时有梵志儒童,值灯光佛游化,乃散花供佛,并解髻布发于泥道上,请佛蹈之,佛乃为儒童授来世成佛之记。此儒童即释迦牟尼佛。

《增一阿含经》卷十三、《四分律》卷三十一等,亦述及燃灯佛之本缘,但所说略有差异。 另据《贤愚经》卷三〈贫女难陀品〉所载,过去久远二阿僧只九十一劫,阎浮提有大国王,名波塞奇。

王有太子名勒那识只(即宝髻),出家学道而成佛。时比丘阿梨蜜罗日日燃灯供养彼佛,佛乃为比丘授记,告知当来成佛,名定光如来。

此系燃灯佛昔时曾从宝髻佛受记之因缘。 现在佛就是世尊 未来佛也称弥勒佛,藏语谓“强巴”。

弥勒佛是中国民间普遍信奉、广为流行的一尊佛。“弥勒”是梵文Maitreya的音译简称,意思是“慈氏”。

据说此佛常怀慈悲之心。窥基在《阿弥陀经疏》中解释说:“或言弥勒,此言慈氏。

由彼多修慈心,多入慈定,故言慈氏,修慈最胜,名无能胜。”他的名字叫阿逸多,即“无能胜”。

据佛经记载,弥勒出生于古印度波罗奈国的一个婆罗门家庭,与释迦是同时代人。后来随释迦出家,成为佛弟子,他在释迦入灭之前先行去世。

据说释迦曾预言,他离开此世间后,将上生兜率天宫,在那儿与诸天演说佛法,直到释迦佛灭度后五十六亿六千万年时,才从兜率天宫下生,来到人间。据《弥勒下生成佛经》所说,到那时,娑婆世界(即我们所生活的有情世间)阎浮提有翅头末城,其王名儴佉的,弥勒届时将托生于此城中一个名叫修梵摩的大臣家中,降生、出家、成道、说法,其经历一如释迦牟尼佛。

弥勒继释迦成佛后,将在华林园龙华树下三次说法,广度众生。 在我国弥勒信仰的流行也很早。

西秦时就已出现了绘制的弥勒像,如甘肃炳灵寺石窟中即有。五代、宋以前的弥勒像,主要有菩萨形和如来形两大类,分别根据《弥勒上生经》和《弥勒下生经》创作。

菩萨形的弥勒像主要表现了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宫为诸天说法时的形象。这时的弥勒像是菩萨装束,两脚交叉而坐,或是以左脚下垂,右手扶脸颊的半迦思维形,表示弥勒在兜率天宫等待下生的情形,而如来形的弥勒像则是下生成佛后的形象,与释迦佛的造像没有多大区别。

大致从北魏开始,中国逐渐流行对弥勒下生的信仰,同时也开始出现穿上佛装的弥勒佛像。 由于弥勒作为未来佛在信徒心目中地位非常崇高,因此还有一些弥勒的巨像产生。

最大的弥勒木雕像在北京雍和宫万福阁(又称大佛楼)。佛像高十八米,埋入地下部分八米,总长二十六米,由一根完整的白檀香木雕成。

最大的石雕弥勒佛像则为四川凌云大佛,此佛立于四川乐山市岷江东岸凌云山上,大佛依断崖造成,坐像世称“乐山大佛”。通高七十一米,肩宽二十八米,雕像相好***,比例匀称,气魄雄伟,临江端坐,也是世界第一石刻坐佛像。

藏密也非常崇拜弥勒,最大的铜制弥勒佛就是西藏札什伦布寺中的强巴佛。 大约在五代以后,江浙一带的寺院中开始出现笑口弥勒佛的塑像。

其实这是按照一个名叫契此和尚的形象塑造的。据《宋高僧传》等记载,契此是五代时明州(今浙江宁波)人,又号长汀子。

他经常手持锡杖,杖上挂一布袋,出入于市镇乡村,在江浙一带行乞游化。他身材矮胖,大腹便便,且言语无常,四处坐卧。

能预知晴雨,“天将雨,即着湿布鞋;亢旱,即曳木屐。居民以此为验”。

与人言吉凶颇为“应验”。因其总负一布袋,故被称为“布袋和尚”。

他还常把布袋中化缘来的什物一古脑。

2.佛教中“慈悲”是什么意思

谈到佛教,大家总是会说:“佛教以慈悲为怀”。

慈悲是妇孺皆知的名词,“慈悲为怀”是人人耳熟能详的口头禅,但是如果进一步去探讨,就会发现有许多人其实不了解慈悲的真正意义。 佛教的三藏十二部虽然有无量的法门、教义,但是皆以慈悲为根本,佛经上说:一切佛法如果离开慈悲,则为魔法。

可见慈悲思想与佛教关系之密切,尤其是大乘佛教的菩萨道,不外是慈悲精神的实践与完成。经上说:菩萨因众生而生大悲心,因大悲心而长养菩提,因菩提而成就佛道。

如果菩萨看到众生的忧苦,不激发慈悲心,进而上求下化,拔苦与乐,就无法成就菩提大道,因此慈悲心是菩萨成佛的必要条件。 慈,梵语maitrya,maitri^,巴利语metti;愿给一切众生安乐叫做慈; 悲,梵语karun!a,巴利语同梵语;愿拔一切众生痛苦叫做悲。

慈爱众生并给与快乐(与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拔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佛陀之悲乃是以众生苦为己苦之同心同感状态,故称同体大悲。

又其悲心广大无尽,故称无盖大悲(无有更广、更大、更上于此悲者)。 大智度论卷二十九将慈、悲赅摄于四无量心中,而分别称为慈无量与悲无量。

藏传佛教极其重视四无量心的修持,为每天必做的功课。很多藏传佛教的弟子终生持诵四无量心几十万乃至数百万遍。

即: 愿一切众生具足乐及乐因; 愿一切众生永离苦及苦因; 愿一切众生不离无苦之乐; 愿一切众生远离爱憎住平等舍 另据大智度论卷四十、北本大般涅盘经卷十五等载,慈悲有三种: (一)生缘慈悲,又作有情缘慈、众生缘慈。即观一切众生犹如赤子,而与乐拔苦,此乃凡夫之慈悲。

然三乘(声闻、缘觉、菩萨)最初之慈悲亦属此种,故亦称小悲。 (二)法缘慈悲,指开悟诸法乃无我之真理所起之慈悲。

系无学(阿罗汉)之二乘及初地以上菩萨之慈悲,又称中悲。 (三)无缘慈悲,为远离差别之见解,无分别心而起的平等绝对之慈悲,此系佛独具之大悲,非凡夫、二乘等所能起,故特称为大慈大悲(梵maha^ -maitri^-maha^-karun!a^ )、大慈悲。

以上三种慈悲,并称为三缘慈悲、三种缘慈,或三慈。〔菩萨地持经卷七、十地经论卷二、佛地经论卷五、大毗婆沙论卷十七、卷八十二、十住毗婆沙论卷一、顺正理论卷七十八、往生论注卷下〕 慈悲是佛道门户、诸佛心念。

南本《涅盘经》卷十四云(大正12·698b)∶‘一切声闻、缘觉、菩萨、诸佛如来,所有善根,慈为根本。’《观无量寿经》云(大正12·343c)∶‘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又,慈悲为万善之基本、众德之伏藏。《大智度论》卷二十七云(大正25·256c)∶‘慈悲是佛道之根本,(中略)亦以大慈悲力故,于无量阿僧只世生死中,心不厌没。

’ 《十住毗婆沙论》卷一尝谓,自大悲无生之母,生一切诸如来。以是佛道修行之最初,以五停心治诸乱心,立慈悲观对治嗔恚,修行渐进。

或以四无量,或以信等十行等,皆不离此慈悲怜愍之念。复立悲智二门,表佛法之觉德,并以观音象征弥陀之慈悲门、普贤象征释迦之慈悲门。

《慈悲道场忏法》卷一云(大正45·922c)∶ ‘此慈悲诸善中王,一切众生所归依处,如日照昼,如月照夜,为人眼目,为人导师,为人父母,为人兄弟,同归道场,为真知识,慈悲之亲,重于血肉,世世相随,虽死不离。’ 若别释‘慈悲’二字,则有拔苦义及与乐义,以及生缘(众生缘、有情缘)、法缘、无缘三慈之释。

兹略释如次∶ (1)拔苦与乐∶此有二说∶一谓以拔苦为慈,与乐为悲;二谓与乐为慈,拔苦为悲。关于前者,南本《涅盘经》卷十四云(大正12·696a)∶‘为诸众生除无利益,是名大慈;欲与众生无量利乐,是名大悲。

’昙鸾《往生论注》卷下云(大正40·842b)∶‘拔苦曰慈,与乐曰悲,依慈故拔一切众生苦,依悲故远离无安众生心。’关于后者,如《大智度论》卷二十七云(大正25·256b)∶‘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

’《十地论》卷二云(大正26·134a)∶‘慈者,同与喜乐因果故;悲者,同拔忧苦因果故。’,其他如《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一、《顺正理论》卷七十九等,亦有是说。

对此,诸经论各有解释。《华严经探玄记》卷十谓乃由于有通、别二义,若依通论,慈悲共具拔苦、与乐之义;若依别论,则各有分属。

《大乘义章》卷十四谓慈、悲虽同为无嗔性,但以四义不同而二分,一以功能不同,故悲能拔苦,慈能与乐;二以治患不同,故悲止害觉,慈息贪欲,又,悲能除微细之嗔,慈能遣粗重之嗔;三以境界不同,故悲心多缘苦众生而起,慈缘无乐众生而起;四以得报不同,故悲得空处,慈生遍净。 (2)三缘之慈悲∶略云三慈。

《往生论注》卷上云(大正40·828c)∶‘慈悲有三缘,一者众生缘是小悲,二者法缘是中悲,三者无缘是大悲。’此三缘之说,南本《涅盘经》卷十四、《佛地论》卷五、《大智度论》卷二十、卷二十七、卷四十等书皆有诠解。

此外,《涅盘经》又举二义,一义缘贫穷众生而施予乐,此名众生缘;缘彼众生所须之物,而施之,名法缘;缘如来,名无缘。如来永离贫穷,受第一乐,故不以。

3.弥勒佛的简介

菩萨与佛:一般认为菩萨是大乘佛教兴起以后产生的概念,指佛在成佛之前拒绝成佛来帮助众生的那个阶段。

所以释迦牟尼悟道之后成佛以前有段时间其实是菩萨。早期佛教认为三世各有一佛,过去世的燃灯佛,现在世的释迦佛,将来世的弥勒佛。

而弥勒佛(maitreya)在成佛以前也是菩萨,据佛经说住在兜率天(Tusita)。他的故事特别见于>和>。

弥勒菩萨在古籍中经常以慈氏菩萨一名出现。比如常见于>等书。

大乘佛教,一般认为就是修菩萨道。因为有自度并度人的教义,所以被称为大乘。

当然各个学者对大乘的解释是很不同的,有人认为大乘是大道,即菩萨道,也是佛道,不是声闻道。大乘佛教发展出了人人皆可成佛的理论。

但也有人认为大乘其实是大智慧,是超越小乘的智慧。总之,菩萨是大乘佛教中比较典型的概念。

菩萨给众生说法,就是在帮助众生悟道。菩萨的主题在大乘经典中出现极多。

除了弥勒菩萨之外,还有最著名的四大菩萨:文殊,普贤,观音,地藏。 弥勒佛是佛教里的著名人物。

据佛经上讲,释迦在世是,弥勒在旁听法,是释迦的继承人和未来的佛。 弥勒,为梵文 Maitreya 的音译,意译慈氏,为姓,一说名阿夷多。

弥勒菩萨为佛弟子,先佛灭度,居住在六欲天中的兜率天宫,在那里讲经说法,由于释迦牟尼佛预记他在兜率天寿命终尽时将下生人间,继之为佛,因此他又被称为一生补处菩萨,即下一辈子即可替补成佛的菩萨。由于他将来必定成佛,因此也被称为弥勒佛。

弥勒的名字在早期的《阿含经》里就已经出现了。在《阿含经》中,弥勒是继释迦牟尼之后出世的未来佛,弥勒佛出世时,土地平整,七宝充满,花香浓郁,果味甘美,国土丰乐,人民善良,人的寿命达到八万四千岁,女子五百岁才出嫁。

弥勒佛父名修梵摩,为大臣,母名梵摩越,为公主,可见其出身高贵。弥勒下生之后,在龙华树下坐禅成道,又设三会度脱众生,初会度九十六亿人,第二会度九十四亿人,第三会度九十二亿人。

但是,中国佛教寺院里一团和气的弥勒佛,却另有来历。 传说唐末明州奉化(今浙江奉化)有一个布袋和尚,常背以布袋入市,见物即乞,出语无定,随处寝卧,型似疯颠。

他自称为弥勒化身,以后人们就以他为形象塑成弥勒佛像,就是我们经常见到的大肚弥勒了。在佛门中他是个乐天派。

据说,摸一下他的大肚皮,就能消灾除病,保佑平安。 农历元月一日是当来下生弥勒菩萨的圣诞,弥勒菩萨当初与释迦牟尼佛一起修行,由于彼此发心不同,因此释迦牟尼佛早已成佛,而弥勒菩萨现仍在兜率内院修菩萨道。

弥勒菩萨是娑婆世界未来佛,曾蒙释迦牟尼佛亲为授记:当其寿四千尽时(约人间五十七亿六千万年),将下生娑婆世界,于龙华树下成佛,分三会说法,称为「龙华三会」。 龙华三会时,于昔时释迦牟尼佛教法下未曾得道者,将以上、中、下三根之别,悉皆得道。

根据《菩萨处胎经》,龙华三会所度之众分别为: 初会:戒众九十六亿,凡有出家僧众能持戒者,当先度之。 二会:度众九十四亿,虽未出家,但已皈依三宝,且能依戒奉持,恭敬供养者,皆当得度。

三会:度众九十二亿,虽未持戒,而能敬香礼佛,乃至一念称名,少分供养,生正信者,亦皆度之。 自古弥勒菩萨与阿弥陀佛信仰同为佛教徒所重,弥勒菩萨的兜率净土稀有殊胜如下: 一、兜率净土距离娑婆世界很近,同样在欲界,修行比较容易,只要皈依三宝,清净持戒,如法布施,再加上发愿往生,称念南无当来下生弥勒佛,就能往生兜率净土,不必像极乐净土,念佛要达到一心不乱的程度,始得往生。

二、往生弥勒净土,不一定要发菩提心、出离心,发增上心的人天善根,也能随愿往生,三根普被。 三、往生兜率净土者,可以面见弥勒菩萨,听他说法而得不退转,见佛闻法的速度比极乐净土快速。

因此,求生兜率净土,并不是去享受兜率天的欲乐,而是去亲近弥勒菩萨,等到弥勒菩萨下生人间时,参与龙华三会说法的盛会,见佛闻法,断除烦恼,解脱生死,这才不辜负弥勒菩萨在欲界天建立净土的悲愿。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ming5.com/gsqm/91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