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汉中市为什么取名为汉中
汉 中 由 来 汉中的称谓由来已久。
据史记载,汉中其名甚古,地名源于汉江,《史记·高祖本记》注引载“梁州本汉中郡,以水为名”,《汉中志府》也说:“郡临汉水之阳,南面汉山,故名汉中”。也就说汉中的地名至今至少有几千年了,有史据可考从汉中建郡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汉中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纪名区。
汉中是人类及中华民族的重要发详地。据史料记载,汉中与“华夏”一词密不可分,古代称秦岭为华山,称汉江为夏水。
而秦岭呵护和汉江滋润着的丰水宝地就是汉中,可以说汉中是华夏文明的发详地。另据新华社1998年3月29日播发的消息说,在我国“江、淮、河、汉”四条大河中,尤以汉江水质最好。
汉江居于我国南北结合地带,其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了有利的生存空间,成为古人类栖息的摇篮和中华文明的母亲河。大量的考古发现证明,汉水中上游为猿人走廊,自150万年到20万年前的漫长历史时空中,人类的祖先就在此繁衍生息。
汉中境内的龙岗寺古人类遗迹和李家村、何家湾古文化遗迹等就证明了这一点。中外学者由此撰文稿,人类并非仅仅起源于非洲,中国的汉江流域同样是人类重要的发详地,是中华文明的发详地。
前不久,文化名人余秋雨在汉中游了两天后大发感慨:“我是汉族,我讲汉语,我写汉字,这是因为我们曾经有一个伟大的王朝——汉朝,而汉朝又与汉中密不可分,汉中这地方不来,那我就非常遗憾了!因此,我有一个建议,让全体中国人把汉中当做自己的老家,每次来汉中当做回一次家”。
2.汉中市为什么取名为汉中
汉 中 由 来 汉中的称谓由来已久。
据史记载,汉中其名甚古,地名源于汉江,《史记·高祖本记》注引载“梁州本汉中郡,以水为名”,《汉中志府》也说:“郡临汉水之阳,南面汉山,故名汉中”。也就说汉中的地名至今至少有几千年了,有史据可考从汉中建郡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汉中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纪名区。
汉中是人类及中华民族的重要发详地。据史料记载,汉中与“华夏”一词密不可分,古代称秦岭为华山,称汉江为夏水。
而秦岭呵护和汉江滋润着的丰水宝地就是汉中,可以说汉中是华夏文明的发详地。另据新华社1998年3月29日播发的消息说,在我国“江、淮、河、汉”四条大河中,尤以汉江水质最好。
汉江居于我国南北结合地带,其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了有利的生存空间,成为古人类栖息的摇篮和中华文明的母亲河。大量的考古发现证明,汉水中上游为猿人走廊,自150万年到20万年前的漫长历史时空中,人类的祖先就在此繁衍生息。
汉中境内的龙岗寺古人类遗迹和李家村、何家湾古文化遗迹等就证明了这一点。中外学者由此撰文稿,人类并非仅仅起源于非洲,中国的汉江流域同样是人类重要的发详地,是中华文明的发详地。
前不久,文化名人余秋雨在汉中游了两天后大发感慨:“我是汉族,我讲汉语,我写汉字,这是因为我们曾经有一个伟大的王朝——汉朝,而汉朝又与汉中密不可分,汉中这地方不来,那我就非常遗憾了!因此,我有一个建议,让全体中国人把汉中当做自己的老家,每次来汉中当做回一次家”。
3.陕西汉中名字的由来
春秋战国时陕西是秦国治地,故后人将陕西简称“秦”;将横贯陕西中部的主要山脉称“秦岭”;将渭河平原称“秦川”。
最早出现“陕”的地名可以上溯到西周、春秋时期。西周时期,今天的河南陕县西南一带被称做“陕原”,周初实行大分封,以“陕原”定做地理分界线,将东部称做“陕东”,有周公管辖,将西部封给召公做为封国,所以在《春秋公羊传》中就有“自陕而西者,召公主之”,这便是“陕西”一词最早出现在典籍上的记载。
秦亡后为防刘邦势力扩张,项羽又将秦故地关中一分为三,分封给秦朝的三个降将:封秦降将章邯为雍王,辖今咸阳以西至甘肃东部地区,都废丘(今兴平县内);封司马欣为塞王,领有咸阳以东地区,度栎阳(今阎良附近);董翳为翟王,辖今陕北地区,都高奴(今延安东北)。故后世泛称陕西为“三秦”,咸阳成了三秦的分界点。其实当年“三秦”称谓之地并不包括陕南。只是后来人们理解的“三秦”的演化,即习惯将陕北、关中、陕南也合称“三秦”。
历史上“三秦”的称谓产生后,当时也有人将它作为**名称。例如五胡十六国时期,公元350年居住在甘肃秦安县东南的氏族首领符洪起兵,自称“三秦王”,建立**。352年,其子符坚称帝,都长安,国号“秦”,史称“前秦”;358年,羌族首领姚苌擒杀前秦皇帝符坚。386年,姚苌称帝,都长安,国号“秦”,史称“后秦”。
4.汉中最早是谁给起名字的
早在商朝时期,这里就有了人类生息劳作的身影,在以后的历史中,汉中又一度成为兵家争战之地,如刘邦、诸葛亮等都以汉中作为军事基地。汉中是汉家发祥地,其历史悠久。自公元前312年秦惠文王首置汉中郡,迄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汉中开汉业。公元前206年,汉王刘邦以汉中为发祥地,筑坛拜韩信为大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逐鹿中原,平定三秦,统一天下,成就了汉室天下四百多年,自此,汉朝、汉人、汉族、汉语、汉文化等称谓就一脉相承至今。三国时期,汉中是魏蜀两国兵戎相见的主战场,老将黄忠在汉中定军山下刀劈夏侯渊,骁将赵云汉水之滨大败曹军,刘备自立为汉中王;一代名相诸葛亮在汉中屯兵8年,度过了他一生最为呕心沥血的岁月,六出祁山,北伐曹魏,鞠躬尽瘁,最终归葬定军山下,其安息地武侯祠,被称为“天下第一武侯祠”。这里是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的故里、四大发明造纸术发明家蔡伦的封地和葬地。韩信、诸葛亮、曹操等帝王将相曾在这里建功立业,李白、杜甫、陆游、苏轼等伟大诗人曾探访、辗转或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并留下了瑰丽的墨迹诗章。
5.汉中的名字有什么来历
汉中的来历 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说是因汉水得名,即被水所绕之意。
但后来研究汉中地方史的人,都无法解释,便生出许多臆测。其实最早的汉中并不是现在的汉中,而是另有所指。
汉中盆地最先称为褒国,再就是南郑县了。 公元前451年秦国从蜀国手中夺取了汉中,秦国已实行县制,在此设立南郑县。
南郑县的名字取得,是因为当年西戎入侵,部分郑国人南奔来汉中,聚居在此,因与秦人有乡党之谊,便以南郑来命名。秦国为了巩固和加强南郑的军事力量,派左庶长修筑了南郑乡城,其址就在今汉中市,这个地方历史上一直称南郑,后来才移到今天的周家坪。
公元前441年蜀利用秦国在南郑立足未稳的机会,重新夺回南郑。蜀王封弟弟苴侯于汉中,称蒯萌王。
公元前387年秦从蜀人手中重新取得南郑。 公元前316年秦以南郑为基地,取道五丁关、金牛道灭了蜀。
金牛道又称石牛道,即今天川陕公路沔县至剑门一段。途中以金牛峡、五丁关等处最险。
金牛峡、五丁关一带为石炭岩地质,崖峻谷深,谷状多呈V形;五秦人不知入蜀道路,假意送给蜀王能粪金的石牛和珍宝美女,蜀王贪婪成生,就派手下五大力士——五丁,一路开山通路将石牛运回国内。秦人尾随五丁之后,灭了蜀国。
这条路便称为金牛路。在宁强境内仍有金牛峡、五丁关、金堆铺、烈金坝等与传说有关的地名 。
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民富国强,已有并吞天下之志。灭巴蜀后安顿好了后院,着手进一步蚕食楚国。
公元前312年秦夺取楚丹江流域,又败楚汉中,置汉中郡。 楚汉中郡在什么地方呢?《战国策》苏代对燕王说:汉中之甲,乘舟出于巴,乘夏水而下汉,四月至五渚。
夏水是一条河流,源出湖北竹山地区,有三条,在江夏入汉。《史记正义》引《括志地》说:房陵即今房州房陵县,古楚汉中郡地也。
房陵县即今湖北房县 ,属竹山地区。汉中即指今湖北竹山地区,其地理上正被汉江和沧浪水所围,沧浪水又称汉水,所以被称为汉中。
此地正是秦头楚尾。汉中是一片连接巴蜀的山地,是江汉平原即楚国内腹的一道屏障,因处秦头楚尾之地,成为楚秦、楚巴的争夺焦点。
楚人在蚕食汉江诸国后,前后以汉水命名的并非汉中一处,还有汉东、汉北等处。 秦取得统一后,实行郡县制,汉中郡扩大到汉北(今安康一带)及汉水上游地区,郡治新城(今安康),正处在汉中郡中部。
东汉时四川盆地及西南地方实力增强,汉中郡治才迁到南郑,有加强防范的意思。 东汉末年,曹操从张鲁手中夺取汉中郡,此时汉中郡的下游古汉中,中游新城,上游南郑都成为吴蜀争夺的军事要地 。
为了军事上的需要,遂于公元219年(汉建安二十四年),在新城设立魏兴郡,古汉中设上庸郡。南郑仍设汉中郡。
从此以后,二千年来一直被沿用下来,汉中就专指汉水上游的盆地了。这种地名上的张冠李戴现象,地理上称“地名漂移”。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ming5.com/gsqm/60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