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公司起名

军火公司起名 军火公司起名

1.谁知道各国的军火公司的名称

1. 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2. 美国波音公司 The Boeing Company 3. 英国BAE系统公司 BAE Systems plc 4. 美国雷西昂公司 Raytheon Company 5.美国通用动力公司 General Dynamic Corp. 6.欧洲航空防务航天公司 European Aeronautic, Defense and Space Co.(EADS) 7. 美国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 Northrop Grumman corporation 8. 法国汤姆逊无线电公司 Thomson-CSF 9.美国汤普森·拉莫·伍尔德里奇公司 Thompson-Ramo-Wooldridge Inc.(TRW) 10.美国联合技术公司 United Technologies (UTC) 11. 美国利顿工业公司 Litton Industries Inc. 12.俄罗斯国家武器和军事装备进出口公司 State Corporation for Export & Import of Armament and Equipment 13.日本三菱重工业公司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14.美国霍尼韦尔公司 Honeywell Inc. 15. 科学应用国际公司 Science Application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CAIC) 16. 美国纽波特纽斯造船公司 Newport News Shipbuilding(NNS)) 17.英国GKN集团 GKN Group 18.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 Ross-Royce PLC 19.法国海军造船公司 Direction des Constructions Navales(DCN) 20. 美国达信公司 Textron Inc. 21.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 General Electric Co.(GE) 22. 瑞典萨伯集团 SAAB Group 23. 美国计算机科学公司 Computer Science Corporation(CSC) 24. 美国国际电报电话工业公司 ITT Industries Inc. 25.德国莱茵金属集团 Rheinmetall Group 26.日本川崎重工业公司 Kawasaki Heavy Industries, Ltd. 27. 以色列飞机工业公司 Israel Aircraft Industies Ltd.(IAI) 28. 意大利芬梅卡尼卡公司 Finmeccanica 29. 美国联合防务公司 United Defense L.P. 30. 日本三菱电机公司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Melco) 31. 美国休斯电子公司 Hughes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32.台湾航空航天工业发展公司(汉翔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Aerospac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rp. 33.法国达索航空公司 Dassault Aviation S.A. 34.美国L-3通信公司 Levine Lectronnics and Lectric Company(L-3 Communication Corp.) 35.英国史密斯工业公司(又称韦里厄公司) Smiths Industries Plc(Verio Inc.) 36.瑞典爱立信公司 Ericsson 37.法国地面武器工业集团 GIAT Industries (Groupement Industriel des Armements Terrestres) 38.英国亨廷防务公司 Hunting Defence Ltd. 39.俄罗斯AVPK 苏霍伊航空公司 AVPK Sukhoi Military-Industrial Aviation Complex 40.美国艾连特技术系统公司 Alliant Techsystems Inc.。

2.求全球几大军火公司标志,总裁姓名及公司座右铭

HK 公司由埃德蒙德·黑克勒,特奥多尔·科赫,亚历克斯·塞德尔三人共同创建。

注册名称为“黑克勒和科赫责任有限公司”(Heckler & Koch,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简称HK GmbH)。 比利时FN公司位于比利时列日市附近的赫斯塔尔(B-4400)区列日路33号,始建于1889年,至今已有百年历史。

它的法文全称为“Fabrique Nationale d'Armes de Guerre,Herstal lez Liége”,直译是“列日市赫斯塔尔国家兵工厂”,取前两个法文词首简称FN公司。 1990年,FN公司被法国地面武器工业集团兼并。

斯密斯-韦森公司,主要做手枪 弗里德里希·派依尔(Friedrich Peyer im Hof)、海因里希·莫泽(Heinrich Moser)和康拉德·内尔(Conrad Neher)创建了西格·绍尔公司, 到了20世纪,SIG集团已经发展为瑞士一家大型的工业公司,总部一直设在诺伊豪森。SIG公司下设6个分部:①动力传输与控制分部,设计和制造电动液压和电动气压驱动系统以及专用控制设备和接口,②制造和采矿机械分部,设计与制造供开采矿石、开凿地道和隧道使用的机械及地下运输车辆,③包装机械分部,设计,制造各类包装机械,④车辆分部,设计与制造铁路客、货车厢,⑤合作服务部,负责国内外合作与服务事宜,⑥轻武器分部,也就是SIG Arms,与公司的哈默里子公司(Hammerli)和绍尔子公司(Sauer)一起设计与制造各类轻武器。

但是现在SIG Arms已经不能再叫SIG Arms了 1990年代是西方枪械生产厂合并和分家的旺季,许多著名品牌都换了东家,SIG集团一直撑到21世纪,但最终在2000年中期把SIG Arms卖给了一家名为“瑞士轻武器”(Swiss Arms)的私营公司,Swiss Arms允许这个武器分部的各个部门仍旧独立运作,因此尽管这个前SIG Arms的分部已经不再属于SIG集团了,但是其美国分公司仍然称为“SIG Arms”,因此这种手枪的名字前面仍然加上“SIG”的大号。现在SIG集团的领导大概正为当初卖掉SIG Arms而痛哭流涕了,因为在2003年5月份,Sauer获得一份合同法国政府的内部供应合同,提供270,000把SIG Pro手枪——270,000把手枪,这是二战以来最大宗的一份手枪订单! 1912年阿伦·洛克希德和马尔科姆·洛克希德(Loughead)兄弟在加利福尼亚州圣塔巴巴拉市创建了Alco水上飞机公司,后该公司更名为洛克希德(Loughhead)飞行器制造公司。

1995年,同马丁·玛丽埃塔公司合并。

3.美国5大军火公司名字 以及标志性产品

美国最大的军火商洛克希德-马丁第1季度销售额比去年同期上涨15%,这主要归功于两种在伊拉克战场上大出风头的战斗机:F-22战斗机和F-35战斗机。它们性能卓越,被军方大量采购。在公布了财报之后,公司的股票快速上涨了3.3美元,达到48.55美元。另一家军火商,纽约的军工电子企业L-3通信公司也公布第一季度净收入达到4970万美元,是去年同期的490万美元的10倍还多,股票随后上涨了2.63美元。

美国第4大军火商雷声打了个利润翻身仗。它的净收入为9500万美元,而去年净亏损5.83亿美元。该公司1季度的销售额达到42亿美元,并且7个部门中4个部门销售额在第1季度实现2位数增长。它的股票22日上涨92美分。

既是商用飞机巨头又是军火巨头的波音公司也传出喜讯。虽然商用飞机制造业务受战争重创,但公司第1季度的亏损额比去年同期大幅度下降,去年亏损12.5亿美元,而今年仅为4.78亿美元。这主要归功于军用飞机和其他军需品的销售量的飞涨。空袭称得上是这次伊拉克战争的主要特色,这就需要大量的军用飞机,而飞机老大波音自然成为最大卖家。波音其他方面表现差强人意,因此财报公布后股价只涨了34美分。

4.谁知道各国的军火公司的名称

额,我知道没几个,不过一般大规模的企业都有涉及到军用武器的设计,说几个具体的吧,美国的有洛克西德。

马丁公司,该公司是以民航机起家,在二战的时候设计出了P-38雷电战斗机,开创了美国战斗机史上的很多第一,该P38是唯一一款在二战中一直从开战使用到战后的战斗机,现在洛克西德。 马丁已经专注与战斗机的研究,比如F22和F35均是他们的,他们还有一杀手锏,就是拥有设计出了世界著名的U2和SR71的"臭鼬工作组"该小组的实力是举世公认的强悍,传说中"曙光女神"侦察机和他们有很大的联系。

战斗机方面还有被并入波音的麦道,作品有F15和F18,至于波音除了747客机外他们涉足美国的轰炸机,不如B52就是波音的杰作。 还有F14的老家,美国的资深海军舰载机制造商:格鲁曼公司,该公司在二战期间设计了许多著名的海军战斗机,二战美海军的战机基本上都是他们研制的。

不过现在格鲁曼早被诺斯罗普公司吞并,合称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代表作:惊天动地的B2隐形轰炸机。

5.求一些世界大型公司名字,比如考库姆公司,黑水公司,雷神公司,

美国雷神公司 日本三菱重工 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 美国臭鼬公司 德国西门子公司 美国通用公司 等等 这些都是比较强悍的军用公司也是民用公司 其触角涉及房地产 投资 政治 信息技术等等

如果想你说的那样类似生化危机中保护伞公司的话 那要数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臭鼬公司了 这两家军工公司曾爆过震惊世界的丑闻 缘由是公司在政府高层安排过线人并垄断了美国先进军品的技术生产和出口。。希望能采纳 所以我在拆开的说一说

雷神、洛马、臭鼬公司主打飞机 导弹 航电 雷达 信息系统 航空航天设备

通用公司主打动力入引擎 发动起 军用民用引擎和发动机 传感设备 信息系统

日本三菱重工是个历史悠久的军工公司 是家族企业 主打海军军舰制造 维护 零件保养 航电制造 雷达等等

德国西门子公司 传统业务是精密机床 精密机械 传感设备 信息系统 雷达和引擎

还有 如果你想确切知道类似于保护伞公司的公司那你就要去找别的公司 因为你可以想想 保护伞他是属于什么公司 答案是军工 虽然是军工但是主打的是什么业务 答案是生物技术 所以 你想了解的话就要找找那些生物制药公司 生物发展公司等等 例如中国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美国生物工程学院

6.最先进的枪名字大全

第一就是OICW。

OICW 理想单兵战斗武器(Objective Individual Combat Weapon),已经由美国陆军正式命名为XM29。XM29是为“陆地勇士”(Land Warrior)开发的单兵战斗武器,也是陆军的“未来战斗系统”(Future Combat System)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陆地勇士”已经成为陆军新提出的“理想部队勇士”的一部分,因此陆军又要求ATK在XM29的动能武器基础上提供一种新步枪——XM8,将来作为轻型武器族(Lightweight Family of Weapons)与XM29一同服役,取代目前使用的M16系列,简化野战部队的维护作业。在M16步枪枪管下加挂M203榴弹发射器,虽然提高了武器战斗力,但却降低了武器便携性和射击精度。

美国自20世纪90年代初起,就在JSSAP(Joint Service Small Arms Master Plan——三军轻武器总规划,现已更名为Joint Service Small Arms Master Program)框架内,考虑是否可以研制一种由突击步枪和榴弹发射器组成的单一武器。为此,五角大楼的JSSAP委员会提出了这种武器的需求计划,其名称就叫做“理想单兵战斗武器”,简称OICW。

第一阶段 提出指标和招商 美军在1994年对OICW的各项产品进行招标,要求各厂商对所提要求的可操作性发表意见,并提出研制相应武器的建议,军方提出的指标大体如下:左右两手均可操作 步枪与榴弹发射器合用一个发射机构 采用灵巧榴弹 对点目标的射程500m 对面目标的射程1,000m 武器长度小于33英寸(838mm) 含30发动能弹和6发高爆弹在内,武器总质量不大于14磅(6.35kg) 这些指标反映了军方的最高要求,其中有一部分是目前的技术水平所达不到的。指标中的榴弹口径,若口径大且实现弹道低伸,发射时后坐冲量就偏高;若口径小武器质量会较轻,可以肩射但影响杀伤效果。

作为两者的折中,最终选用了20mm口径。至于其他一些指标,为了具有可操作性,军方充分听取工业部门的意见。

因为OICW系统由武器本身、光学瞄具和弹药三部分组成,一个厂家不能同时掌握多种技术,要靠多家武器制造商合作,为此组成了几个战略性集团进行投标,每个集团由一家厂商牵头,数家厂商分别对各项技术进行攻关。1994年12月,军方根据各个集团提交的研究方案,决定了由两个集团继续进行下一步的研制工作。

一个是由AAI公司牵头的集团,另一个集团由阿连特科技(ATK,Alliant Techsystems)公司牵头。AAI集团包括了FN公司和奥林公司,武器系统本身由FN公司负责,20mm高爆弹由AAI公司和奥林公司负责,另外瞄具系统及其他子系统则由另外一些公司负责。

ATK集团包括HK公司在内,武器系统由HK公司负责,而阿连特公司则负责20mm高爆弹,瞄具系统由康特拉维斯公司研制。第二阶段 研制子系统 这个阶段从1996年2月开始,目标是研制能满足预定指标的各个子系统,到这个阶段结束时提交单项论证报告。

在OICW系统中,比较容易的是5.56mm突击步枪,因为可以借鉴其他产品的大量经验。难题是半自动榴弹发射器的研制和必须两边操作的要求。

在这一阶段中,ATK的样枪采用两管并列,这张黑白照片就是HK公司的OICW样品。步枪枪管和20mm枪管左右并列,这样从侧面看起来好像尺寸比较小,其实由于横向体积非常大,因此操作起来并不方便,而且比起AAI集团的样品实际上要重得多。

而AAI集团则提交了令人 信服的武器功能模块。两个集团进行着激烈的竞争。

第三阶段 样枪演示 第三阶段的目标是提交能够将各个模块组合在一起并进行演示的样枪。从1996年底到1997年初,HK公司将它的样枪重新组合,将两管并列改为上下排列,改成与AAI集团的OICW结构相同的武器系统,经过一年的加紧研制,拿出了第三阶段的样枪,在1998年2月举行了结论性的技术演示,HK公司的样枪打响了第一枪。

在结论性技术演示中,ATK最终战胜了竞争对手AAI集团,取得了制造6支先期样枪的合同。第四阶段 样枪试验6支样枪的研制在1998年4月到1999年6月底完成,1999年7月样枪被送交本宁堡步兵学校,同时提供大约25,000发20mm弹药(5,000发高爆弹和20,000发目标训练弹),由美国陆军第25步兵师(绰号“热带雷电”的实战部队)进行靶场、丛林、沙漠及各种恶劣环境下的试验,为OICW今后的改进提供了系统的参考资料。

1999年9月29日的试验中,一发20mm榴弹在枪管中爆炸,并有人员受伤,但似乎并不影响OICW的总体进程。2000年8月8日,ATK与美国陆军签定了9,500万美元的承包合同,用于OICW方案定义与降低风险阶段研究。

OICW被正式批准为下一代步兵武器,预计在2009财政年度装备部队,因此,估计ATK还有价值相当于1亿300万美元的潜在合同 <收起。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ming5.com/gsqm/46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