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豆瓣网总部在哪
豆瓣是一家Web2.0网站,豆瓣主要通过用户点击及购买电子商务网站的相关产品,来获得收入。
豆瓣网网址
在豆瓣上,你可以自由发表有关书籍、电影、音乐的评论,可以搜索别人的推荐,所有的内容、分类、筛选、排序都由用户产生和决定,甚至在豆瓣主页出现的内容上也取决你的选择。
豆瓣网最重要的收入来源,是和购物网站的合作。在豆瓣网提供的服务中,产品比价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每次有用户通过豆瓣网上的链接进入当当、卓越这样的大型网上商城购物,双方就会按照事先约定的比例进行利润分成。
从2005年3月至今,豆瓣的注册用户已经超过一百万。用户以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大学生为主。
豆瓣网的老板叫杨勃(阿北),美国归来自己写了个web2.0。起名豆瓣。并且获得了一点风险投资。网站以图书音像评论比较为主,通过网友写的的评论吸引顾客点击,所获得的用户偏好数据,用于帮助企业宣传改善的业务。
2.豆瓣的详细资料
●2004年9月杨勃为自己的旅行网站制作了商业计划书,并且将这个网站命名为“驴宗”。
●从2004年10月开始开发,经历了5个月,2005年3月6日,杨勃的豆瓣网开张了,并且第一天就有用户注册。
★05/04/09 小组藏书功课开通。
★05/04/12增加小组发言修改功能;增加针对某本书的评论,分离了对某本书的评论和讨论;对关键词的搜索结果确定以站内收藏人数排序。
★05/04/14豆瓣的界面特别是收藏部分做了大的更新,对URL也有简化。
★05/04/19增加 “和你口味最像的人”,还在部分书的介绍页里开通了“豆瓣成员认为类似的书”。
★05/04/20针对用户和小组推出个性化域名服务。
★05/04/22推出针对站内评论的rss feed。
★05/04/25第一个公益性质的小组出现在豆瓣。
★05/04/27用户上传书目功能开通(试验性运行)。
★2005年5月2日,因为小组“爱看电影”的迅猛发展,豆瓣电影单列开通。
★05/05/23开通“WISHLIST”,开始测试对个人的推测清单。
★05/06/06 “标签”从豆瓣的主菜单里消失了,标签列表成为豆瓣读书和豆瓣电影页面的一部分。
★05/06/14增加了代码生成器,用户看过、在看、想看的书或者电影都可以自动显示在自己的BLOG上。
★2005年7月6日,因应香港用户快速增长及活跃,开通繁体字版本,网站针对港台用户增加个性化服务;相关的更新,豆瓣增加数万种港台出版的图书名目,还有在台湾第二、三大网上书店——金石堂和诚品的购买链接和售价;增加了旌旗书市的购买链接和价格。
★2005年7月18日,豆瓣音乐单列开通。
●到2005年7月底,豆瓣网注册用户已接近万名,日访问量近20万。
★2005年8月23日,豆瓣推出同城。
●到2005年9月底,豆瓣网注册用户已达3万多名,日访问量超过20万。
★2005年10月7日,开通二手书碟交换功能。
●2005年11月,网站从上海搬到北京运营。
●2005年12月,豆瓣网英文版上线。
●到2005年12月,由1个人开发、4个人运营的书评、影评、乐评网站豆瓣网,已经有5万多名注册用户。
●到2006年2月,豆瓣网注册用户过10万。
●到2006年3月,豆瓣网开通一周年,注册用户过11万。4000个小组,50人以下小组占90%。
●2007年 11月13日,豆瓣成员满100万。
2008年 8月15日,豆瓣广场上线。
11月7日,豆瓣推出音乐人页面
9月22日,站务论坛下线,新的帮助中心正式使用。
2009年 1月14日,新版9点推出。
6月3日约1:00至5:00,豆瓣关闭发布和回复功能。
6月19日,豆瓣电台Beta版正式开始小规模公测。
7月8日18:00,豆瓣关闭小组回复、日记回复、签名修改、小组设置修改、我说、留言板等功能。部分小组被私密化。
2010年6月3日 关闭“我说”及图片上传功能,于两日后恢复。
3.豆瓣网的创始人
杨勃(阿北),毕业于清华大学,后在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1998年加入IBM担任顾问科学家,从事下一代磁记录设备的计算模型工作。2000-2004年,在北京参与创立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方面的创业企业Egistics,并担任首席技术官。2005年开始搭建豆瓣网,并在一年后成立Douban Inc。
早在中学时代,杨勃已经开始写电脑程序。考大学的时候很想学计算机,但是和家里商量之后觉得,计算机只是工具,于是就选择了物理。但计算机对杨勃的吸引力是巨大的,在大学时,他在业余的时间经常会写一些小程序,出国读书的时候也在写。慢慢地,写程序在杨勃工作当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多。
2000年,杨勃辞掉了硅谷IBM顾问科学家的工作,卖了家具、汽车回到北京。从开始考虑回国到身在北京,只有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回来之后什么都没有着落。2004年的最后几个月,他决定离开亲手参与创业的那家供应链管理公司,去做一件完全草根的事。
每天早晨,这名前清华大学的物理高材生、加州大学的博士,都会提着用了三年,漆都开裂了的苹果笔记本,去北京朝阳区豆瓣胡同附近的星巴克“上班”。在那里,杨勃选择项目的方法,多是通过与朋友聊天,直到一天说起旅游。
2004年9月,杨勃在和朋友聊天时,一些喜欢旅游的朋友都鼓励他做一个非主流旅游点的网站。于是,杨勃开始为旅行网站制作了商业计划书,并将网站命名为“驴宗”。做了没多久,杨勃在仔细考虑商业模式后发现自助旅游的人群还是太少了,于是,杨勃改变了自己网站的发展方向。
经过市场调查,杨勃发现文化类的产品更适合这样的形式。在交了域名费和服务器托管费,杨勃带着豆瓣这个名字和内容一样怪的网站不声不响上路了。
从2004年10月开始,豆瓣网前期的开发经历了5个月,而网络的一半程序都是在星巴克那里写成的。建站开始,网站没有编辑写手,没有特约文章,没有六百行的首页和跳动的最新专题,几乎没有做任何广告,2005年3月7日,杨勃的“豆瓣”网开张了。很快豆瓣注册用户便突破了万人,日点击量超过20万。值得一提的是,直到2006年2月23日豆瓣成立快一周年,杨勃才迎来自己的第一个正式员工。两周之后,02号程序员到位。所以业界也有“一个人的豆瓣”这种说法。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ming5.com/gsqm/21418.html